青言青语 | 党史系列故事(十三) 一粒钮扣
2021-06-10
概要: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读红色经典,立爱国之志,做强国少年。
党史主讲人
主讲人介绍:
解俊豪,汉族,机电学院2019级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目前担任校学生会实践交流中心副主任,机械1903团支部素质拓展委员,曾获“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一粒钮扣
1982年的冯爱倩拿着托人在信用社借来了300元和卖掉十袋谷子得到的80元,不辞辛苦的来到义乌城内。已过不惑之年的她,从一粒粒不起眼的钮扣出发,开启了她艰辛的从商之路。
当时,人们把鸡毛换糖、设摊经商看做是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在那个时候,摆摊也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当时的冯爱倩却顾不上这么多,五个儿女都要上学了,家里的开支也大了起来。做妈的冯爱倩顾不了啥“面子里子”,她看到稠城镇一块大火烧毁的房基地上有人提着篮子在卖各种小商品,一天也能赚回几块钱。这对冯爱倩来说,太有诱惑了。
“瞧一瞧,看一看,我家的钮扣质量可好了,还便宜。”
烈日下,冯爱倩卖力的吆喝,那一粒粒钮扣,一件件小物品,成了冯爱倩维持家用的希望。虽说是累,但几天就可以赚出她过去在饭店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受冯爱倩的影响,义乌县城北门一带慢慢地聚集起20多个摆地摊的人。但是赚了钱,压力和风险随之而来。县政府设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专门负责堵,拦和没收货物。为了要回自己被没收的事物,1982年5月的一天,46岁的冯爱倩鼓足勇气站在了义乌县委大院门前,准备堵住新来的县委书记谢高华,想要和他讨论。对于家庭生活拮据的冯爱倩来说,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地卖点别针、鞋带和钮扣,挣点小钱,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一谈,就是一下午。
最后,谢高华告诉冯爱倩:“我理解你,同意你摆摊;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
就这样,简陋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在湖清门诞生了,冯爱倩也幸运地成为义乌取得0001号许可证的小商贩。
多少年前就凭这么一颗钮扣的一摆,摆出了浙中一带经济大繁荣,摆出了全国小商品的大流通。
从一颗钮扣到一个市场,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到鸡毛换糖,从昔日人贫地瘠的内陆小县,再到今天的市场传奇,义乌40年来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开放发展、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一粒小小的钮扣,不仅促进了义乌的发展,更是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插上了可以翱翔的翅膀。
《浙江日报》
内容摘自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辑|校团委 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