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 | 党史系列故事(十一) 田野中飘扬的金色稻谷
2021-06-02
概要: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读红色经典,立爱国之志,做强国少年。
党史主讲人
主讲人介绍:
姜云,汉族,共青团员,2019级机电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学生,目前担任校学生会实践交流中心主任、武术协会组织部长、辩论队副队。曾获“优秀学生会工作者”、“优秀协会干事”、“优秀志愿者”、“最美笔记一等奖”、“五四青年红色配音比赛优秀奖”、“趣味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争鸣杯辩论赛亚军”、“学业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
田野中飘扬的金色稻谷
这是一篇关于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更是一篇关于执着、坚持、爱国等高贵精神品质的赞歌。
从稻谷被插到田里的那天算起,四个多月的风霜雨露,一百多个日子的蓝天白云,让稻谷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处子。只在秋阳俯照的时候,她们才羞涩地低垂了头。膨胀的心事举重若轻,把稻谷们打扮得腼腆多情,摇曳生姿。
袁隆平的水稻之缘始于乡村教师。1953年8月,袁隆平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阳县城安江镇的安江农校教书。安江农校,离镇上四公里外,地处偏远,袁隆平一待就是16年,每天陪伴他的就是他的学生和这些实验田。
或许有人认为袁隆平和普通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但他却是出生于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母亲是小学老师,他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官员。他的父亲毕业于中南大学文学系,有着一颗爱国心,抗日战争期间,曾去帮助运军火,父亲的这颗爱国心也深埋在袁隆平心里。新中国刚成立,到处闹饥荒,袁隆平亲眼见到有人活活饿死,因此暗暗下决心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1960年,在教室前的那块试验田里,袁隆平偶然间发现了十几株比普通水稻高出20厘米左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这开启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路。美国、日本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投入大量资金做水稻杂交研究,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但袁隆平不这么认为,每天坚持在田里弯腰干活弄水稻。
时间从不停留,飞逝而过。16年过去了,袁隆平终于精心培育出700颗雄性不育株种,用于人工杂交水稻。袁隆平将700颗种子都撒在试验田里,到了5月,已纷纷长出了幼苗。袁隆平很是欣慰。却没想到有一天早晨,看到这样一番景象:“700株幼苗全部被连根毁坏,田里被践踏得一片狼藉。”袁隆深受打击,因为这700颗雄性不育株种是他花了十六年,一期一期培育筛选出来的,却在一夜间就毁于一旦。
袁隆平十分失望,但决定要做的事,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继续,即便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他对眼前这块实验田已经不抱希望,离开了江安农校,转向全国的稻田。
袁隆通过对多次失败实验分析,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海南的南红农场。一株被当地人认为无任何用处,穗粒小又少枯的“假禾”,正是袁隆平想要找的研究对象。这株雄性不育,是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被称为“野败”,后来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假禾”在别人看来是草,袁隆平一看却是宝,可见,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后,不仅帮国家提高粮食产量,2017年还研发出不含镉重金属水稻,很大程度帮助日本解决了“软骨病”的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2018年帮助迪拜在热带沙漠中种植水稻,全球首次沙漠种植获得成功,亩产500公斤。
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23日,湖南长沙雨中超10万市民自发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队伍不见末尾。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共产主义接班人
(本文选自人民网)
内容摘自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辑|校团委 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