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 | 党史系列故事(七) 用生命守护的公文包
2021-05-13
概要: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读红色经典,立爱国之志,做强国少年。
党史主讲人
主讲人介绍:
孙赟,汉族,艺术学院2018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目前担任校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曾获“优秀学生会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志愿者”、“校三好学生”、“学业优秀奖学金二等奖”等荣誉。
用生命守护的公文包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批中国科学家突然“神秘消失”,时隔多年,人们才知道他们是隐姓埋名投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制。郭永怀就是其中一位。
1960年,郭永怀被任命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负责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基地,海拔30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50多岁的郭永怀经常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
在此期间,郭永怀同时参与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由于长期从事绝密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郭永怀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要礼物,他只好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以及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
当夜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飞机下降过程中偏离了跑道,飞行员紧急将飞机向上拔升,然而机场高耸的铁丝网挂住了飞机的尾翼,机身顿时失去控制,向地面猛冲下去。
就在这时,飞行员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公文包,快拿我的公文包!”10秒钟后,飞机坠毁,机上人员除机长外,全部遇难。
搜救人员赶到失事地点,空气中散发着呛人的焦糊味。
事故现场,人们辨认出了郭永怀的遗体,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经烧焦了大半,而令人不解的是,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
搜救人员奋力地将两具尸体分开,这时,人们才赫然发现,郭永怀生前从不离手的那只公文包就夹在他们两人的胸前,而公文包里的绝密资料竟然完好无损……
12月27日,也就是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依据那份在飞机失事中保护下来的最新数据,中国第一枚热核武器试验成功,郭永怀为之付出生命的梦想终于实现。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郭永怀是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
(本文选自《新中国极简史》)
内容摘自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辑|校团委 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