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 | 党史系列故事(六) 十七棵信念树
2021-04-23
概要: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读红色经典,立爱国之志,做强国少年。
党史主讲人
主讲人介绍:
陈祥祥,汉族,入党积极分子,2018级汽车工程学院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目前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曾获“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第十届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第三届百城千校光盘挑战赛爱粮先锋”“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组织者”等荣誉。
十七棵信念树
“苍松翠柏寄哀思,绿水青山映忠魂。”在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上,17名青年胸怀理想、信念坚定地种下17棵信念树。而青年们的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就像苍松翠柏一样万古长青。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对中央苏区发起了军事“围剿”。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的瑞金,扩红运动规模最大,参军支前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近半数,村村寨寨,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景象比比皆是。
第一批应征入伍的,是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三个小伙子。
想到马上就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华质彬提出每个人在这种一颗松树,给家里人留个念想。华钦梁、华钦材听后,一同说好。
乡亲们得知了三人的想法与举动后拍手称好,都暗想着自家男儿是否当红军,为祖国做贡献。
从那一天起,种一棵代替自己守望故乡的松树,留一份遥相呼应的思念,成为华屋男儿参军离乡时约定俗成的规矩,固定了下来。这一种,便是十七棵,种青松成了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
为表达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的蛤蟆岭上。兄弟们约定:革命成功后,都要省亲故里,回报乡亲,如果有人“光荣”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孝亲敬老,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只是,华屋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没有等来一个归家的郎。
青松依然在,未见儿郎归。80多年来,17棵青松在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华屋人把这一棵棵青松,当成了烈士的英灵和亲人的化身。每逢清明节,乡亲们都会来到这里,用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亲人,寄托哀思。
苍穹之下,青松为证。清澈的河流绕村而过,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它们伫立在青山上,如青春和热血浇筑的丰碑,见证着这片土地摆脱贫困、浴火重生。
(本文选自《永恒的初心》)
内容摘自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辑|校团委 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