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公开课 | 助力考研,朋辈引航—陶永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20-06-11
概要:
姓名:陶永健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团支部:建筑1501团支部
考取学校:东南大学
录取专业: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方向
陶永健所获奖项:
2015年荣获“三等优秀奖学金”
2015年荣获“英语比赛三等奖”
2017年荣获“校园建造节一等奖”
2018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2018-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校“学业优秀奖学金二等奖”
今日专访:陶永健
Q1
学长,您大概是什么时候确定考研的呢?
陶永健:康德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如果说大一我只是有一些要考研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到了大二的我更加坚定了要考研的目标。大三寒假就陆陆续续开始一些科目的备考,大四上学期的时候,基本开始集中备考。
Q2
学长,您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考研目标呢?
陶永健:出于对建筑学的热爱,所以我想要到更加高的平台继续学习,这让我有充足的动力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苏轼在《晁错论》中说过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相对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摒弃各种诱惑的决心。在备考的几百天里每天如一日的认真备考,才能让我获得成功。
Q3
在考研过程中您有碰到过什么瓶颈或者挫折吗?
陶永健:在考研的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对我来说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就是压力很大,担心自己的努力会白费。但我在备考期间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很焦虑,但抱着不能放弃的信念,我顺利考完了所有的科目。
Q4
那对于今年考研的时候,您有什么体验?
陶永健:其实考研不用太紧张,虽然环境比较陌生,但考试的氛围却和四六级时相差不远。只要做好积累,一定能考得不错的成绩。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确立目标,在向目标奔跑的道路上,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Q5
在选择考研专业和学校时,很多人会盲目报考,您可否从自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陶永健:既然想要考研,那么就得先分析自己,自己想要去哪个学校所在的城市、自己是否愿意留在那座城市、这个学校考研的难度是否适合自己,以及事先观察心怡学校的全国排名和报录比。
Q6
学长,您能和大家分享一些政治、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的资料收集、时间安排、复习方法和取得高分经验吗?
陶永健:我的政治、英语分数并不是很高,所以说只能给你们一些简单的建议。我通常会资料收集,而资料收集的渠道则有两种:一个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会发一些网课资源和链接。另一个是学长、学姐和辅导机构提供的资料。考研期间的时间安排,因为我的精力不是很充沛,每天大概花八个小时睡觉,早上八点起,晚上十二点睡。除去中午吃饭午休的两个小时,和晚饭和饭后休息的一个半小时,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学习。复习方法的话,我采取了很多知乎上的复习方法。上面有很多80分左右的政治、英语复习方法。最后,我想说,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要求,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算达不到预期的分数,也会能够有不会太差的分数。
梦想公开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考研心得,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考研分享。我是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15级建筑学01班的陶永健,报考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方向。回顾过去集中备考的一年里,我觉得有一种品质特别重要,那就是坚持。一方面,在考研的几百天的时间里,每天坚持遵循自己的学习计划,摒弃所有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就是坚持考完考研的最后一门。因为在整个备考的途中,有些人暑假的时候决定放弃考研,去工作;有些人在十一月份,觉得自己和周围备考的人差距太大而放弃;甚至有些人在考完英语、政治之后,就放弃了剩下两门的考试。中途我也有两次。因为压力太大打算放弃考研,不过在同学鼓励之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所以一定要坚持到考完所有的科目,坚持下来了,就成功了一半。
由于定的考研院校报考难度比较大,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考研。开始准备专业课,也就是手绘快题和建筑理论的准备。英语是考前一年的寒假开始准备的。下面我将介绍下,从决定考研开始到考完研的心路历程。
对于选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因为考研期间除了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帮助导师干活。导师也会提供很多的社会资源,以后在这个城市找工作也会方便很多。相对来说,所在城市经济越发达,学校考试的难度也会相对提高。另一个就是选择合适难度的学校。要想了解一个学校的考研难度,可以看这个学校的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和往年的报录比。另一个更直观的是看往年考取这个学校学生的英语和政治成绩。结合自己的英语,政治成绩选择合适的学校。这是我去年备考大概分的几个阶段。
备考进度的话每个人复习节奏和强度不一样,所以仅供参考。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即将迎来暑假。而暑假是考研期间重要的阶段,是考研准备的一个分水岭。对于建筑学专业说,暑假期间基本完成建筑史的笔记整理,快题的集中训练。暑假之后,由于需要将部分时间分配给政治。暑假之后特别是国庆之后,基本都在背诵建筑理论,英语作文等。时间相对紧张。所以一定要利用好暑假的时间。
对于每个科目的具体复习方法。我的英语、政治成绩不怎么高,可能给的建议不会那么好。不过具体的复习方法,有几个途径。一个是知乎,上面有很多刚过四六级的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如何通过大半年的努力达到一个75-80的成绩。他们对于如何做阅读,提高阅读的正确率有很好的方法。并且在知乎上了解,朱伟、唐迟、田静、王江涛等每个老师课程侧重点,选择合适的课程。不过英语的准备核心只有三个字,那就是“背单词”。第二个是,多关注一些考研的微信号。上面会推送很多考研的资讯和以及各个机构的课程网盘链接。
(陶永健部分笔记)
考研期间应该选择合适的研友,好的研友应该是学习是能够互相督促。学习之余能够偶尔聊聊缓解压力。但不适合太亲近。比如研友一句“开黑呀”,你又不好拒绝。打完一局输了又不服气。赢了又不过瘾,然后两个人抱着手机玩了一下午。半天的时间,在备考期间还是很宝贵的。
考研是一场长久战役,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几百天里每天的高效学习效率。有效学习时间=实际学习时间长x学习效率。当时身边有这样两个例子:一个是当时合租的室友,早上七点起床,夜里凌晨两三点才睡。考研的几百天里天天如此,非常勤奋。但是没有充足的睡眠,会导致第二天听网课会打瞌睡。特别精讲精练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很难保证足够的效率。还有一个特别刻苦的研友,笔记做的特别详细。每天都在疯狂的整理各种知识点,最后整理的笔记大概有几本书的厚度。但是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上考场的三个小时能将问到的问题迅速写出来。是在于真正能记住多少,而不是抄过多少。考研期间的所有努力,不是为了感动自己。忙碌了一整天,看上去时间和汗水付出了。自己晚上也放心的睡觉,感叹今天自己过的真充实。然而,这一天里单词真正背下来的有多少个?今天抄的知识点,脑子里能复述出来的又有多少?
考研期间虽然说要拒绝娱乐。王者荣耀、微博、抖音该删的都要删掉,甚至将手机直接扔掉,用那种老式的按键手机。但也可以每周有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放松一下。看场电影、爬个山、或者睡一整天,目的是为了放松大脑。给大脑一点空间消化这周学习过的知识,劳逸结合。
考研期间也要善于做计划表。首先是大的计划表,比如暑假之前把所有单词过完一轮。暑假结束前把2010年前的左右阅读,阅读中出现的的单词、长难句都结束。八月到十月把徐涛的课程全部听完等。然后就是周计划、月计划,比如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两年的阅读,完成1000个单词的背诵等。最后是每天的计划,每天早上来到教室,脑子要清楚今天需要完成那些任务,一篇英语阅读、一章政治考点等。脑子里明白自己每天要干啥,现在处于什么水平,这个很重要。而计划也要及时调整,留出一点调节的时间。
(陶永健部分手稿)
最后谈一谈关于考研期间的心理状态,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焦虑的人。记得十一月份的时候,整个人状态特别不好。有时英语阅读多做错了几个,就会焦虑。会担心这样总是错这么多会不会考不上啊;其他目标定的一般的同学顺利上岸,我最后啥都没有会不会嘲笑啊;今年考不上明年二战,这种痛苦还经历一遍,还能扛得住嘛;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建筑,我是不是不配当建筑师?反正会有焦虑各种问题,怀疑人生,导致就是,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第二天效率不高,英语阅读错的更多,然后就更焦虑。如果以后会面对这种问题,一方面是不要向我这样想这么多,保持一种心态。那就是不问前程,但行好事。不必去担忧还要划多久才能靠岸,现在要做的就是划好一浆,再划好一浆,再划好一浆............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就是找合适的人沟通。把憋在心里的焦虑说出来其实就好了一大半。特别是有个人和你说“别担心,一定会考上的”。心里的担子真的会放下很多。
其次就是运动。备考后期,无论是知识的量,还是压力都是非常巨大的。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可能是因为运动中会分泌一些激素,缓解焦虑。反正无论有多困难,坚持到考完最后一门,就成功了一半。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放弃,可以被打败,但绝对不可以被打倒。感谢各位同学的聆听,也预祝大家今年成功上岸。
内容摘自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辑|校学联 丛沛瑶
校对|校学联 吴鑫凯
责编|校团委 卢珊